社会风气的影响。魏晋以来,社会上注重阀阅的风气,形成历史的惰性力量,这对唐太宗的思想也有影响。反映在选官上,往往讲究“资荫”阅历。
贞观元年,朝廷大开取士之门。有个曾在隋代担任“司户”的小吏,名叫柳雄的士子应选时,为了捞取称心的官职, “妄诉隋资”。有学者注云:“隋资”指“隋朝所授官资”, “妄诉”,就是妄加官品等级,即柳雄把任隋的史职伪造为官职资历。唐太宗事先曾对“诈伪资荫”者下了一道“令其自首,不首者罪至于死”的敕令,反映了唐太宗以皇权维护“资荫”选官的意志。
贞观十四年,唐太宗再次暴露了他的门户之见。他当众追问张玄素的官职:在隋朝担任什么官职?张玄素答称:县尉。唐太宗又问:未任县尉时担任何职?张答以不入品官的流外曹吏。又问:什么曹吏?这时,张玄素已感羞愧已极,脸色变得死灰一样,失魂落魄似的退出殿阁,几乎连腿都举不动了。其实,善于知人的唐太宗对政治履历早已了如指掌,却故作不知,一再追问,显然含有轻慢张玄素门第与资历的用意。这种过分的做法,连士族出身的褚遂良也感到不妥,禁不住对唐太宗进谏道: “玄素虽出寒微,陛下重其才,擢至三品,翼赞皇储,岂可复对群臣穷其门户!"唐太宗一方面提拔寒素出身的张玄素显任三品大官;另一方面又对他的往昔吏职当面轻蔑,这种矛盾的做法反映了唐太宗强调“才选”的同时又注重“荫选”的复杂思想。